坚持学习
我们一定有收获

3·15沪上阿姨武汉店被曝用过期食材改标签,涉事门店已闭店立案调查

DeepSeek探索全新的WordPress-AI插件(支持定制功能)点击立即了解

3月14日晚,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曝光了沪上阿姨武汉汉口城市广场店使用过期食材制作奶茶,并私自篡改效期标签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该涉事门店闭店,并立案调查。

此次事件中,记者发现该店用于制作杨枝甘露的西柚粒于2024年12月18日11时47分过期,但在13时05分仍在继续使用。店员被提醒后仅“笑笑”,随后撕毁旧标签,重新打印新效期标签,将保质期延长一天。店员还坦言“几乎一半小料过期”,这么做是为节省成本,还称“门店新开、无店长监管”,员工行为“随心所欲” 。

事件曝光后,涉事门店辩称“两名涉事员工已离职”,并将责任归咎于“新店无店长管理”,不过此说法被消费者质疑为“甩锅”行为。品牌督导虽表态将“从严处理”,但公众更关注其全国8400家门店的食安体系是否普遍存在漏洞。

事实上,这并非沪上阿姨首次被曝光食安问题,此前北京、上海等地的沪上阿姨门店也曾被曝使用隔夜水果、卫生不达标等情况。从经营模式来看,沪上阿姨99.7%为加盟店,2024年闭店数达531家创历史新高,部分加盟商因原料高价、罚款严苛陷入亏损,甚至出现“挂横幅维权”事件。其品牌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2.3%,为冲刺港股IPO激进扩张,被指在食安投入方面“重营销轻管控”。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使用过期原料及伪造效期标签涉嫌违法,若查实涉事门店将面临最高货值金额20倍罚款(上限200万元),严重者可吊销许可证,而且品牌总部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目前,美团、大众点评已无法搜索到涉事门店,消费者发起了“拒喝沪上阿姨”行动,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激增。此次事件让沪上阿姨品牌形象跌至冰点,也给整个茶饮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扩张的同时,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品控管理,是沪上阿姨以及其他茶饮品牌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栈学 » 3·15沪上阿姨武汉店被曝用过期食材改标签,涉事门店已闭店立案调查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