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习
我们一定有收获

我国首款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问世,理论续航破千年,将推动多领域迈向全新未来

DeepSeek探索全新的WordPress-AI插件(支持定制功能)点击立即了解

近日,我国核能技术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由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国内首款碳 – 14核电池“烛龙一号”工程样机成功问世,这也是全球首款基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碳 – 14核电池。

碳 – 14核电池的原理是利用碳 – 14同位素放射性衰变,通过特殊半导体材料把衰变能量转化成电能。由于碳 – 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烛龙一号”理论上能持续放电上千年。

该核电池攻克了高比活度C – 14源制备和换能器件能量转换率低、稳定性差等关键技术难题,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测试,其功率水平、能量转换效率、稳定性等核心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能量转换效率更是突破了8%。

“烛龙一号”具备多项突破性优势。它能在 – 100℃至200℃的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能量密度高达2200mWh/g,50年设计寿命内的性能衰减率低于5%,还支持毫瓦级脉冲放电和智能能量管理,可灵活适配多种应用场景。实际测试中,搭载“烛龙一号”的LED灯已持续工作近4个月,累计完成超过35000次脉冲闪烁,研发团队接入核电池储能装置模组后,也成功驱动蓝牙射频芯片发射信号并稳定接收。

“烛龙一号”拥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医疗领域,它可为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设备提供永久能源,避免病人因反复手术带来的感染风险和痛苦;在物联网领域,能够支撑万亿级传感器网络的长期运行;在海洋深处、南极北极、月球、火星等极端环境,可作为无需维护的持续供电解决方案;在宇宙深空探测领域,更有望为星际航行器提供持久动力。

接下来,研发团队将重点降低碳 – 14核电池的生产成本并缩小其体积,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升级版“烛龙二号”,体积会缩到硬币大小,届时应用场景将更为广泛。我国首款碳 – 14核电池的成功研制,为能源领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我们对它在各领域的表现充满期待。

内容仅供参考:栈学 » 我国首款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问世,理论续航破千年,将推动多领域迈向全新未来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